张三丰·行气补漏法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18:44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图片

2025大吉

NEW YEAR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
图片

关注武宗

天下武功

图片

图片

丹派道 先天混元炁·后天修丹气

图片

图片
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 

咱们身体里有种能量,古人叫它精气神。这玩意儿就像咱们汽车的油箱,刚出生那会儿,油箱满满当当,活力十足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特别是青春期以后,各种欲望、压力,还有熬夜、抽烟喝酒这些坏习惯,就像不停往外漏油,这在道家就叫渗漏。这渗漏可不是小事儿,你想想,油箱漏了,车子还能跑得欢吗?肯定不行,身体也一样。精气神一亏,立马就感觉没劲儿,动不动就累,工作效率直线下降,更麻烦的是免疫力也跟着下降,感冒发烧找上门,以前扛扛就过去了,现在可能就拖成大病。还有,衰老加速,皮肤变得松垮,皱纹也多了起来,整个人看起来都蔫儿了,心情也容易受影响,焦虑、抑郁,生活质量直线下降,这都是渗漏的锅。

图片

那怎么办呢?别担心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贝——张三丰内丹术,这可不是什么玄乎的迷信,而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养生方法,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补身漏。简单说,就是把漏掉的精气神给补回来,固本培元,让身体重新焕发活力。主要通过静坐这种简单的方法,引导我们身体里的能量回归体内,达到延年益寿、强身健体的目的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?好,那咱们先从最基础的静坐姿势开始,别看这姿势简单,其实很有讲究,你可以选择盘腿坐,双盘、单盘或者跪坐,哪个舒服选哪个。实在不行,坐在凳子上或者椅子上也可以,关键是保持背部挺直,别驼背,找一个安静通风、光线柔和的地方,最好没人打扰,这样更容易进入状态。记住,舒服是第一位的,姿势不对,坐着坐着就难受,那还怎么练下去?坐好之后,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诚意存于下丹田。下丹田在哪里呢?大概在你肚脐下面3寸左右的位置。这个位置被认为是人体能量的重要中心,诚意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你得集中注意力,把你的心意、你的意念像磁铁吸铁屑一样,牢牢地吸在这个下丹田上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,把身体的气血往下引导,滋养这个重要的能量中心。刚开始可能有点难,没关系,慢慢来。

图片

坐稳了,心也放下了,接下来就要对付杂念了。哎,说到杂念,谁还没点呢?一会儿想工作,一会儿想八卦,一会儿又想起昨天没回的消息。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,就像小虫子一样,嗡嗡嗡地吵着你,让你静不下来。怎么办?别跟它们硬碰硬,也别急着赶走它们,就像看云一样,你只是观察它们,知道它们来了,然后轻轻的把注意力拉回来,回到你的下丹田,不要评判它们好坏,不要抗拒它们,让它们自己慢慢的飘走。时间长了,你会发现这些杂念会越来越少,心也越来越平静。光用心还不够,咱们还得用眼睛帮忙,这叫回光返照。不是让你瞪着眼睛看天花板,而是轻轻的闭上眼睛,放松眼球,然后把你的注意力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到你的下丹田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有一束光从你的眼睛里射出来,然后又反射回来,照在你的下丹田上。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?它可以加强你对下丹田的感知,让你更容易感觉到那里发生的变化,同时也能促进能量向那里汇聚,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心法?

图片

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,就是不着意,啥意思呢?就是说你把注意力放在下丹田,但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感觉,也不要用力去想它,就像你对着一面镜子,你只需要看着它,而不是去使劲儿地想镜子里的东西,顺其自然就好。有时候你会感觉到下丹田微微发热,或者有轻微的震动感,这都是正常的,但关键是你只是知道有这个感觉,而不是去抓住它、分析它,保持觉知,但不执着于感觉,这才是关键。刚开始练静坐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枯燥没效果,就想放弃,这时候一定要记住“坚心做去,不见笑颜不止”。就是说你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,告诉自己,我一定要坚持下去,而且不要指望一下子就看到神奇的效果。静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时间和耐心,就像种树一样,春天播种,夏天浇水施肥,秋天才能收获果实。只要你坚持下去,哪怕每天只练10分钟,一个月后你肯定会感觉到一些变化,比如心情更平静了、睡眠更好了等等,所以千万别轻易放弃。关于呼吸,初学者常常会纠结,有人说要深呼吸,有人说要腹式呼吸,搞得人一头雾水。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呼吸自然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不要刻意去控制呼吸,不要想着吸气要吸得多深,呼气要呼得多慢,让呼吸完全放松下来,就像你平时睡觉做梦一样,完全不用管它,只要能感觉到空气在顺畅的进出就可以了。刻意去控制呼吸反而会让自己紧张,影响静坐的效果。记住,自然就好,勿强求。前面说了不着意,但这里又加了一句“意不可一时无意”。这句话有点绕口,但很重要,啥意思呢?就是说你不能完全放空,啥也不想,像个木头人一样,那样的话很容易昏昏欲睡,或者干脆就睡着了。所以你需要保持一定的觉知,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,知道自己坐在哪里,知道自己在呼吸,但是又不能太用力、太刻意,那样又会回到着意的状态。所以要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就像开车一样,既不能猛踩油门,也不能完全松开方向盘,要稳稳地控制住,这个境界就更高了。设想一切皆无,这里的“无”不是指什么都没有,一片空白,而是指超越了我们通常的认知,比如有和无、好和坏、对和错这些对立的概念,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、更纯粹的状态。在这种状态下,你仍然要保持一点诚意,专注于下丹田,但这个诚意已经不是刻意的追求,而是像水一样自然流淌,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。达到这种境界,你就能真正做到无念无私、不偏不倚,身心都非常稳定,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体会。前面说了,杂念是不可避免的,就像水面上的涟漪,风一吹就会起波澜。所以,当你发现杂念又来了怎么办?别慌,就像钓鱼一样,鱼线断了,赶紧收回来,“速收诚意”就是说,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又被杂念牵着鼻子走了,立刻马上把注意力拉回来,重新聚焦到你的下丹田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练习很多次,就像打游戏一样,不断失败,不断尝试,才能越来越熟练,每次把杂念赶走都是一次进步。有时候,静坐的时候,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,比如眼前出现人影、花草树木,或者听到一些声音,这在道家叫做幻象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你的诚意可能有点跑偏了,注意力不够集中了,这时候怎么办?别害怕,也别好奇,赶紧检点诚意,就像检查一下方向盘是不是歪了,刹车是不是松了,把你的心意重新拉回到当下,专注于你的下丹田,这些幻象就会慢慢消失。记住,专注当下才是正道。坚持练习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身体会发生奇妙的变化,刚开始可能只是感觉心气平静了,呼吸也变得顺畅了,下丹田那里好像有点微微的震动,再练下去,你会发现胸中好像有股热乎乎的气流,慢慢地往下走,到了下丹田那里变得暖洋洋的,甚至还会震动。这种震动感还会慢慢传遍全身,一直到四肢,更厉害的是,久而久之,你会发现全身的气血都能听你使唤了,想让它聚在哪就聚在哪,想让它散开就散开。而且,身体也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,比如不容易勃起,阳关紧闭,这在古代被认为是返老还童的征兆。当然这都是循序渐进的,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
图片

所以你看,张三丰内丹术的补身之法,其实就是一套非常简单易行的静坐方法,它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,也不需要你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知识,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,只要你能坚持下去,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改善你的身心,延缓衰老,提升你的生活品质,记住,健康和幸福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修行之中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